# 写作没思路?搞懂这 3 个关键

# 抖音解说文案组成

以前:
抖音影视解说早期一般一部电影分三段,每段要能够作为独立的故事,一般一段 450-800 字。每一段都要独立,因为独立大于衔接!! (创作者要有忘记的能力,核心是自我审视的能力,写和检查第三段时,要忘记第一段的内容)。

现在:
现在,我更推荐大家 1 部电影只做 1 段,具体在课程后面文案新 4 大技巧再讲。

# 好文案的高阶标准

深度、温度、态度(本质上的是用户的高阶需求)。还有一个,逻辑要成立,怎么写,多去剖析毒舌的文案,他是靠作品附加价值打开涨粉密码!!!(新手先别模仿他,目前你驾驭不了,况且他的账号有了粉丝、明星效应了)。这才是高阶标准:要有除了速读剧情以外,更多的【态度(三·观) 、深度(专业) 、温度(情绪价值)】上的收获。新手多去剖析【低粉高赞】作品!结合你们在我这学习的课程知识,大家多拆别人的大爆的作品,只要拆清楚了,再好好体会,自然文案水平火速提升,我后面会手把手带着大家来拆。

# 文案的节奏以及步骤

文案的节奏:
每个解说就像相声,8 秒一个包狱,咱们的文案一定要注意 5 句话或者 6 句话基本上就要推进剧情或者反转或者其他的矛盾点,说白了,就是每 5 句话就要勾引观众继续看,因为观众的耐心就是 5 句话,如果 5 句话还没有爆点,那么他就会无情的划走,你后面再精彩也没用。大家请记住,一个好文案,一定是看到第一句,就是欲罢不能的,环环相扣,能不能让大家看到第一句,就忍不住看到第二句,直到最后一句,这就是你们讲故事的水平和能力。你问我怎么控制节奏?下节课重点讲。

写作的步骤:

  1. 情节分类,也就是边看电影,便把里面的情节记下来 ABCDEFG
  2. 搭框架,每段具体由哪几个情节构成,逻辑是否成立,确定情节顺序(起源,发展,高潮,结尾) (起承转合)
  3. 把每个情节叙述充实,情节之间埋下钩子
  4. 优化打磨,从用户角度思考,塑造文案的双线(剧情线、情感线) (前者冷冰冰,后者暖融融,前者客观,后者主观)

# 文案公式及开头、中期、节奏

# 文案公式

文案公式:最重要的四个字就是“用户思维”。

就是你不断的去幻想你是用户,幻想用户使用场景,用户是什么时候刷抖音。幻想用户的此时心理状态,心理状态是每年从头到尾、每天从早到晚都是在不停的变化的。早上他需要刷到什么内容,中午他需要刷什么内容,当然一般情况下我们很难做到那么细。但是我们能做一个相对的,比如说,春节的时候我们应该发什么片子,愚人节的时候发什么片子,劳动节的时候发什么片子,情人节的时候发什么片子,不同的节日不同的气氛对吧,不同的时间段我们做不同类型。它会有一个用户的心理层次的一个关注,你比如说情人节的时候,我就特别关注情人方面的东西,你去做一个电影,去做一个爱情片,它就更容易爆,这个叫用户的心理期待。

那我们做这个东西涉及到选题了啊,我们后面会专门出一节选题课,来告诉大家我们选题的时候,去选择用户关心的选题,你天然你会自带流量,这个也叫蹭热点。其实蹭热点的本质就叫做关心“用户的关心”,去做他们想看到的内容,你自然而然就容易爆。就比如说,打个最简单的比方,我们来做刘德华的视频,刘德华他出现在大家在视野里,为什么有那么多点赞,因为大家本身就期望在抖音看到他,期望在抖音里跟他互动,那么这个点赞率就非常之高。为什么呢?完播率高啊,点赞率、评论率、转发率都高呀,这个作品自然往上推送。

用户思维:

  1. 不断打磨,还原现场(关键细节和现在进行时)。我大概打个比方啊,有个人做了这么一个电影,一个母亲的复仇,他一开始的时候他没有去写什么过多的,就是标题党,他就是把你带入到这个情景来,通过这个情景、这个细节产生悬疑。什么叫产生悬疑,切开苹果籽,通过一系列的这个动词(具体的话我们在后面会讲动词的妙用),切开苹果籽,然后咔嚓咔嚓切几刀啊。他是通过打磨,把这个关键细节把它给还原了之后啊,现在进行时看到没有,切开苹果籽,然后再怎么怎么怎么样,再怎么怎么样,把这个现代性,是把这个大家带入到这个现场里面来,让哎好像你就站在他的旁边去,看着他做这件事情一样。一定要一系列短促有力的短句,利用动词去把大家带进去这个地方,大家一定要注意利用动词 多用动词啊,然后后面具体化我们先不展开啊。
  2. 信息量(时间、地点、描写)。这时间、地点、描写,不是大家普通理解的时间、地点、描写,而是比如说,男人每天起床都要跳一次悬崖啊,这种叫做信息量,因为它只是画面展现,你要把它这里面赋予足够多的现象,增加一定的信息量,首先要符合这个画面本身啊。从时间的角度,加上“每天”啊,从地点,每天起床都要到 xxx 要干什么,这就是把这个带具体的就更抓人了,描写的话,边边 xxx 还边笑。那么关于这个信息量,还有一些很多高端的一些玩法,具体的话,我们比如说怎么翻转,你比如说明明是一只漂亮的大长腿,你说这双能杀人的美腿,形成反转,这就是本身你说的话跟画面形成反转,这个也叫信息量的一部分。
  3. 总分总(排比法)。主要是我们在讲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去说了这句话,我们还要去举例子,通过一系列的小短句来验证这个。那具体的话,比如说喀斯丽特别漂亮,你想描写她特别漂亮怎么去描写?那金庸通过了一系列的一些小故事来给验证,比如说两军正在对战,喀斯丽一出现,两军士兵都把手里的武器丢在地上,心灵受到了洗涤,这第一个细节。还有个细节,比如说陈家洛看到了喀斯丽,这个沐浴之后没有穿衣服,那么他也是浑身没有半点杂念,这个就是这个人美到一定程度啊。好吧就举这两个例子,那么具体的话,我们后面再结合我们的案例拆解。
  4. 新鲜(猎奇、悬疑)。那么我们怎么样去塑造一种悬疑感,比如说全班 36 人 35 人自杀,猎奇是从创作的角度讲,那么从用户角度讲叫做好奇。他会好奇啊,激发他强烈的求知欲,对不对,全班 36 人 35 人自杀,哎就是悬疑,你说他新鲜吗,他也叫悬疑,具体的话我们的后面再讲。
  5. 共鸣(共情)。就是你讲这句话会让观众觉得感同身受,他觉得这个事情怎么这样呢,他跟你产生了同样的想法,你俩达到情感共鸣,他自然而然就会愿意看下去。好,这个地方我们先大概讲一下。
  6. 矛盾(阻力)。这个地方矛盾呢,你比如说一个人要成功啊,不能直接就成功就完了,我们在中间要必须为他设下一道一道坎,让他不可能那么轻易的就成功,这才叫做矛盾。这个矛盾还只是一种矛盾啊,我们还讲一种另外一种矛盾,叫自我矛盾。比如说他活下去的前提就是先杀了自己,这也是一种。
  7. 反转。那么怎么去写反转,说白了就是给用户建立一种期待,然后再打破他的期待,这叫做反转。那么我们具体怎么使用后面再讲。
  8. 对比(特殊性)。我们就把这个特殊性把它给展现出来,你说这个人他比较特殊,这个人你想讲那个故事比较特殊,那你要找一个跟他能够形成对比的。你说男女生出门区别到底有多大,然后,你以为别人眼里的小三是这样的,现实中的小三是这样的是吧,这个电影里面却是这样的对吧,就形成一种对比。给别人营造一种想要知道的这种情绪。
  9. 递进。所谓的递进,是指我们前面已经很奇怪了,这个时候你再突然再奇怪一下,比如说他每天都要吃钉子,哎边吃边笑啊,早上吃 10 根,中午吃 10 根,晚上还要再吃 100 根,这叫递进。一步步的去把这个情绪,把读者情绪慢慢拉大,当然这个只是好奇方面的一个情绪拉大。那么具体的递进,比如说还有一些愤怒的情绪拉大,你比如说你说了一件事让别人特别愤怒,你再去把这个事情再升级一下,让观众他更加愤怒,这叫递进。
  10. 钩子(情节情感合二为一。概括法。评价法。心里法。借角色之位置)。什么叫钩子,就是我们讲故事过程当中,当你觉得你去从用户的角度去体会,当你觉得用户在这个地方要划走的时候,他看不下去的时候,你就设置一个钩子。这钩子可以叫,情感钩子和剧情钩子。剧情钩子比如说,他知道什么什么样,他不知道什么什么什么啊,会付出惨痛代价,你这地方给他进行一个半剧透。就告诉他后面会发生不一样的事,但是你又没有完全说,这叫做吊胃口。然后,关于这个评价法、心理法还有概括法,借角色之位置啊这个东西我们现在还限于篇幅所限,我们后面再讲。
  11. 情绪。我们把这些东西都做好了之后,我们就塑造一种情绪,叫做喜怒哀惧爱恶欲。让观众他产生这里面的情绪,因为人的情绪,莫过于就是这些(喜怒哀惧爱恶欲)。这个欲是占很多的一个方面,就是求知欲啊、好奇心,这东西都叫欲。来把这些东西全部塑造出来,就等于一个优秀的文案。
  12. 注意叙事的【聚焦】和【金句】。这个地方我们怎么样就在里面怎么插入一些叙事,就说我们前面讲了爆点,单纯的去讲爆点,讲爆点还不够,我们具体到某一个句子来,客观讲这个句子上,语言的使用上,我们还要去把握什么,把握住聚焦,就是你讲一件事不要来回跑,不要一会跑这又跑那。第二个就是讲金句,多讲一些金句。什么叫金句,就是听了之后让别人觉得特别新鲜的东西,特别的爽。那你比如说“写文案就是套公式”,你听着爽不爽?很爽对不对。比如说“1 对 1 都是骗子”,爽不爽?也有一点点爽感是不是。那么我们怎么样去锻炼我们金句能力,我们给大家推荐一些网站,比如说好句子网、句子迷、剧斗网、纸条,能够每天推送一些金句,这样的话,会锻炼你讲话的一个水平,锻炼你讲故事的爽感,然后呢平时我们多开多多去看一些“糗事百科”类似的东西,去增加你一个料,你能讲出梗来,这也是非常重要。

# 开头核心

开头核心:三个字…“信息量”。要么画面或者情节抓人,要么就是文案特别抓人,最完美的就是画面和文案都很抓人,又浑然一体!!!毒舌的开头就是浑然天成的绝妙气质取胜,普通人配不出他的文案效果,所以尽量用一些情节代入或者一句话文案代入技巧!每个人的气质不同,文案自然也应该不同。写文案的时候,脑海里应该先想好画面,同时应该去想象配音后的效果,配合画面的效果来写文案,当文案已成时,视频作品应该已经在写手脑海中成型了!

这是高阶的一些打法,那么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讲,我们去做的时候你可以先不想画面,你就是先去把你的文案把它打磨好,但是你的文案不能过于脱离你的电影,一定要去注意,否则他到后期没法解。就是你觉得比较复杂的时候,你可以慢慢来,这个事情不是一天两天就做完了。你要先把这个文案写好,写好之后你再去想怎么把这个画面,把它给搭配好。这是前期,到后期你比较成功了,你脑海里货比较多了,那个时候呢你再去尝试,我边讲画面边去写。

你比如说我们之前讲,谷爱凌的选题经过几个阶段,刚开始的时候,就是有一些创作人已经在谷爱凌没有夺取这个冬奥会金牌的时候在做谷爱凌的视频了。做什么视频呢,做她的家庭背景的,她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外公外婆是干什么的,把这些东西把它梳理出来。这边他刚刚冲上热搜,那边立马就发她的相关那些作品,它们就很容易被干爆,为什么呢,叫热点呀,蹭热点的本质我刚才讲过了叫做什么,叫做关心“用户的关心”。这个时候大家就想知道这个小女孩到底是谁,她是干嘛的,她家庭背景是什么样,那么你把她家庭背景异乎常人的家庭背景给到大家,那么大家自然觉得你这个作品非常有价值,他就会使劲疯狂点赞。他觉得刺激到他的认知了,本来不可能想到他的父母、爷爷奶奶都是什么名校毕业对不对,他本来想不到这一点但是你给他这个信息量,对他的认知造成一个挑战,他就觉得啊哇,他就会点赞。

那这叫做一个第一个阶段,那第二个阶段叫什么,当大家已经都知他爷爷奶奶干什么时候,你还去做他爷爷奶奶干什么,这个时候就叫做不关心用户了,你就没有关心用户了,用户他就不感兴趣,他就走滑走了,因为他都知道了,为什么要看“没有关心用户”的关心,然后呢这个时候你要做什么,怎么培养这样的乖孩子,那么针对于这个问题,又有很多博主做的视频,一做就几百万点赞,尤其是些财经类的自媒体讲投资的。那么当这个热度过去之后,大家都知道怎么培养出来的时候,你再去做又没有意义了,第三个阶段选题叫做“你培养不出来这种孩子”,达成了一个认知上的一个反差,就是去挑战观众的认知,当你觉得你都可以培养的,我告诉你不可以,那么这是一个阶段。这个阶段过了之后呢,大家又去挖掘一些新的选题,比如说怎么去挖掘谷爱凌的台前幕后,你比如说她以前讲过的比较可爱的一些话,“这么可爱的谷爱凌不许还没人看过”,他就能爆。

我们来接着看下一个例子(普通人不可能培养出一个谷爱凌),下一个例子也去从另外一个维度去挑战大众的认知。我讲你要关心的东西,但你现在还不知道东西,我去拆解去讲一讲,我甚至我最后可以讲讲我自己的观点,就是深度、态度和温度,从这三个角度你讲的越多你的副附加值越大,你附加值越大你涨粉涨的越容易,涨的越快啊,你比如说 100 万人看了,可能 100 万里面别人只有 1 万人会关注你,但是你讲了你的观点你的态度你的正能量之后,这帮人觉得你这个人跟我的三观一致,那大家都喜欢关注三观一致的博主。

# 中期的核心

中期的核心,讲 4 个率。完播率、赞评转和主页访问率和转粉率都比较重要。所以除了爆炸的开头一定要有紧凑的中期,文案要环环相扣不啰嗉,所谓不啰嗉,也就是 5 句左右(8 秒左右)就要推进情节,推进矛盾,或者加入反转。注意时刻体会用户情绪埋钩子,可以是剧情钩子或者情感钩子!结尾尽量做升华,增加作品附加值!

# 时间维度上的文案节奏

文案节奏四个字,不是说必须要简化剧情,也不是加速,而是恰到好处。如果说简化,那么简化的是表达,但是剧情节奏和反转太快一定要及时通过解释剧情放慢节奏,让大家看得懂。让你简化,不是简化剧情和节奏,是简化不必要的啰索。但是,如果剧情节奏太快,一定要通过解释来放慢。这个放慢就不叫啰索,反而是必须。

慢节奏,就是 1:1 的时间来叙述,快节奏就是, 1:n 的来叙事,叙事节奏也就是剪辑的节奏。我就问你,如果你的剪辑一刀不剪,放到抖音原片,这是什么节奏?答案是 1:1 啊!如果把原片里面的某些情节通过解说一笔带过,这个情节是什么节奏?快节奏啊, 1:n 嘛!哪些该一笔带过,哪些该慢叙事?典型情节慢叙事,甚至直接上原片。其他情节都可以中节奏,以及一笔带过。分析你第一段的文案,慢的用绿色,中的用黄色,快的用紫色

所谓节奏,就是剪辑,就是给观众安排的时间,也是心理和思路,你把自己当成观众来看,在用户和创作者之间来回反弹,你觉得讲得太快了,那就通过剪辑插入、留白和解释剧情来放慢,让大家看得懂才是王道,但是又不能为了让大家看懂反复啰索!!这就是讲故事的“节奏”!你,明白了吗!现在,你再检查下自己文案的节奏。

把自己当成用户,确切的说,是当成“大多数用户”!如果你这电影是经典的星爷喜剧,那么你就多讲讲大家不知道的,因为星爷喜剧大多数人都看过,不要啰嗉剧情。如果你讲的是冷门或者新出的片子,那就要把剧情讲清楚,不要上来就讲电影的内涵,观众容易不知所云!